敲敲木工房的歷史

海山手工藝社創立於1969年,位於台灣埔里鎮。當初由施家三兄弟從事農業工作,後來決定創業。於創業初期,兄弟中的施坤海和施坤山兩人在埔里的其他木工廠學習了木工技藝,並於1969年在家中的三合院右側搭建了一座鐵皮屋,正式成立了海山手工藝社。待施坤山先生退伍後,他和弟弟施坤清一起加入了胡桃鉗的生產工作,開始了埔里手工藝木製品的外銷事業。
工廠初期以代工為主,主要生產酒架用的車枳木螺絲及門簾串珠,並進行簡單的噴漆。由於貿易商得知所生產的車軹木器品質優良,他們引進了德國胡桃鉗的訂單到埔里,這促使工廠開始大量生產,不論大小款式都能應付自如。
工廠的初期主要業務是承接代工,專注於製造酒架所需的車枳木螺絲和門簾串珠,同時還負責一些簡易的噴漆工作。然而,由於這些產品的品質備受貿易商的讚譽,他們開始將德國胡桃鉗的訂單引進到埔里,使工廠的生產量急劇增加。無論是大小款式,我們都能應付自如。


德國聖誕金字塔以其精細的工藝而聞名,每座金字塔都由車枳仔組成,數目眾多。金字塔的設計融入了天使和耶穌誕生等主題,展現了聖誕節的祥和與喜悅。為了製造這些金字塔,工廠使用了大量來自埔里山區的木材。由於製作過程中需要大量手工黏合,因此工廠將一部分製作工序交由附近的埔里家庭婦女代工完成。此外,為了增添藝術氛圍,工廠成立了彩繪部門,專門負責繪製金字塔上的「畫尪仔」。這些精心製作的金字塔種類繁多,近百款不等,成為當時產量最高的商品之一。這一轉變標誌著工廠由傳統的代工模式轉型為生產成品並外銷到國外的重要里程碑。
在1988年初,一種新的材料POLY樹脂的問世引起了工廠的重要變革。工廠為了適應這種新材料,進行了生產線的調整,以生產各種POLY樹脂產品。從POLY原料的選擇、灌模、磨胚到著色,工廠在不到半年的時間內成功完成了這些生產線的整備,並開始生產和出貨。在這些產品中,不僅有POLY製品,還包括水球等其他種類。然而,由於POLY製品需要進行大量的彩繪工序,工廠不得不外包300至400名彩繪女工,同時內部生產線也擁有約100名工人。此外,施坤山先生還專門研究了水球的真空技術,使得水球內部可以完全無氣泡沈澱,因此被譽為埔里水球的最佳之作。


1996年,施坤山先生之一的三兄弟冒險前往大陸創立了海山波麗木藝制品廠。該廠專注於小型木製品和中小型家具的生產,尤其擅長製作珠寶盒、音樂盒、雪茄盒、茶葉盒等盒型商品。在過去的18年間,海山波麗獲得了ISO 9001:2000的認證,成為品質優良的制造商。
海山波麗木藝制品廠2010年時擁有超過1000多名員工,生產範圍涵蓋33個類別和6000多種款式的產品。我們的客戶遍布全球,包括Sankyo、GIORGIO ARMANI、Estee Lauder、Tommy Hilfiger、Mr. Christmas、QVC、HSN、Ballard Designs、Improvement和J.C. Penney等知名品牌。
2012年的8月,海山手工藝社的第二代傳人施文傑,在文創設計的視角下,創立了敲敲木工房。他以獨特的方式將OEM(原始設計製造)轉變為ODM(原始設計製造)和OBM(原始品牌製造),創造出獨具風格且具有在地特色的商品。這不僅是為了延續他父親的夢想,更是為了保留埔里人共同的記憶。敲敲木工房的誕生希望能夠讓全臺灣、甚至全世界都知道,那些精美的胡桃鉗和音樂盒都是在埔里這片土地上生產的,由400多家木工廠和數以萬計的木工師父與彩繪工們所共同締造的傳奇。這個成就應該是全埔里人共同分享的榮耀。
